望着那漫山遍野的油茶林,油茶专家姚小华的心里感到十分欣慰。十年前,河南省光山县油茶种植产业还是屡战屡败,直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以下简称亚林所)的科技工作者带来了良种和良法,才让一切有了转机。亚林所老中青三代油茶科技工作者,联合全国同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品种筛选和技术攻关,终于在油茶良种选育、良种快繁、高效栽培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有着“东方橄榄油”美誉的油茶为贫困山区、林区的经济发展带去福音,成了林农手里的“金元宝”。
油茶良种是关键在光山县,“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可不是一句大话。光山县油茶树种植面积已超过22万亩。其中,仅司马光油茶园就覆盖6个乡41个村民组,带动390户贫困户增收,安置2000多名周边群众就业。
5个大型企业进驻光山县开展高产品种规模生产基地营建,并建立现代化生产企业2家。“这是科技油茶。这里的油茶可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精心选育出来的,它们叫‘长林系高产组合’,如长林5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等,在我国广大主产区独树一帜,在北部区域还有长林18号和长林23号。
”国家油茶科学中心首席专家、亚林所木本油料团队负责人姚小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如是说。作为这片油茶林的育种技术支撑专家,姚小华指出,“油茶好不好,良种是关键”。在我国油茶品种选育研究过程中,“长林”系列品种选育推出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和他们团队早期选育的其它品种相比,“长林”系列具有总体产量高的特性,且产果量大,含油率、出油率高,果皮薄。此外,“长林”系列还具有较高的抗病特性。
经由多次油茶大树试验和多次小苗跟进试验、塑料薄膜持续保湿栽植试验后,“长林”系列被证实是适宜光山县栽培的品种。种植7到8年后,油茶产果量可达到每亩750公斤以上,每亩效益3000元以上。
由于栽培管理容易、效益好且适应当地大面积发展,光山县从只有零星油茶种植,发展成拥有数万亩高产示范林的主产县,成为我国北部油茶产区的典范。科学种植管理2019年3月,正赶上雨季,也是油茶苗移栽种植的好时节。亚林所木本油料团队奔赴各地,将良种种苗和生产技术及时送到各地。
研究员王开良带领的种植加工小分队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一下车,王开良就直奔油茶基地而去。“来一次不容易,刚好还赶上好时候,如果不抓点紧,今年的任务可就很难完成了。
咱们做林业的,不像其它行业,错过可就是一年。”王开良说。
王开良明白,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良种的适应性筛选,为农民提供最新的种植技术,帮助他们更科学地种好、管理好油茶树。在劳动力日益缺乏的农村,如何吸引更多外出务工村民返乡种地是一个难题。种油茶是一次投入、长期收益的投资,而且务工、种植两不误。
农民主要在第1年投入种苗、肥料等成本,以后每年除草1到2次、施肥1次、修剪1次,然后就是果实采摘和晾晒了。油茶进入盛果期后,管理成本会更低,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反而更高。王开良说,种油茶不耽误农民在外务工,只要按照科学的技术规范种植,一年管理几次,就可以保证有比较好的效益。
近三年来,亚林所木本油料团队以贫困地区为重点,应用选育的“长林”系列品种,在黔东南建立高产示范基地,并分别在广西的龙胜县、罗城县、昭平县营建油茶高标准示范林133亩、150亩、200亩。运用品种配置、轻基质容器苗、大穴大肥、薄膜覆盖、中药材间作等新技术,提高油茶的造林成活率和综合效益。王开良说:“这些技术和品种可辐射周边油茶种植3万亩,进入盛产期每亩可提高效益2000元以上,每个贫困户种植5亩即可确保长期脱贫。
”(记者张晴丹通讯员宋平)。
本文来源:金年会jinnianhui-www.iyoky.com